返回首页| 收藏本站

文联介绍

LITERARY CIRCLES

[历史沿革]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文联介绍>历史沿革

无锡市文联简介

无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无锡市文联),原称“无锡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1949年10月成立筹备会,机构设在宣传部。1953年8月市文联与市文教局社会文化科合署办公。1954年6月,市里实行文、教分口,无锡市文联与文化处的艺术科合署办公。1956年~1966年市文联由市文化局统筹规划和领导管理。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文联工作中断,直至1979年筹备恢复无锡市文联工作,1981年1月召开无锡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正式开展文联工作,1981年10月20日建立中共无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1984年4月19日撤销中共无锡市文联党组,文化局党委同文联党组合并为中共无锡市文化局委员会,1987年1月7日重新建立中共无锡市文联党组。

市文联属市委领导,受江苏省文联的业务指导,下设办公室、组联部、事业发展部、图编部,并设有作家、美术家、书法家、音乐家、摄影家、戏剧家、民间文艺家、舞蹈家、曲艺家、电影电视家、文艺评论家11个协会,以及江阴市文联、宜兴市文联、无锡市公安文联、无锡市检察官文联等团体会员,下属有创作研究室(2019年更名为无锡文学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市国画院2个事业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社团分类归口管理要求,目前无锡市文联归口管理的文艺类社会组织共有53个。

无锡市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以联络、协调、服务、指导等方式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和艺术氛围,通过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开展艺术交流、学术研讨、展览采风等活动,创作文艺精品力作,繁荣我市文化艺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市文联近几年主要工作及成绩

   近年来,市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推进“一会一品”打造、壮大文艺人才队伍、提升文艺惠民服务,文联自身建设更加扎实,全市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是顺利召开无锡市第十次文代会。经过精心筹备,于2016年12月顺利召开无锡市第十次文代会,市委李小敏书记在会上要求全市文艺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文艺精品,为无锡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在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完成文联委员会及主席团的换届工作,总结前八年工作经验,规划部署今后五年的工作,推进我市的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在新形势下谋求更大发展。

   二是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全市各门类文艺家致力于精品力作创作,在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曲艺“牡丹奖”、书法国展、全国摄影艺术展、全国少儿舞蹈比赛等最高级别展赛中摘金夺银,特别是在第12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有22件作品入选,位居全省前列。我市3位作家获得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市文联推荐的7项文学、音乐作品获省市“五个一工程奖”,市文联获市“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奖。

   三是“一会一品”创建和文艺品牌建设有效推进。在文艺家协会中推进一个协会创建一个优势品牌项目的工作,利于协会发挥优势资源,搭建平台、推动创作、培养人才,增强文艺影响力。市摄协的市摄影图片中心、曲协的“阿福开心惠民小剧场”、市民协的“梁溪非遗走庙会”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品牌建设上,承办两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二胡比赛,为无锡争取到中国音协唯一的“中国二胡之乡”牌子,帮助硕放街道创建“中国曲艺之乡”,并在荡口古镇成立了中国摄协摄影创作基地。连续六年配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活动。

   四是文艺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上,做好老艺术家的艺术传承,为中青年艺术家搭建展示和推介的平台,市文联举办无锡市文艺家读书班,各协会及社团每年举办各类文艺家的展览、展示等活动300余场,多渠道培养和发掘艺术新人。做好“太湖文学奖”评选、省市“五个一工程奖”及全国、全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推荐工作。各协会现有全国会员456人,锡绣大师赵红育、紫砂大师曹亚麟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市曲协夏吉平入选中国曲协“曲艺英才”全国培育行动首批十名成员。

   五是文艺惠民活动普惠城乡。市文联开展“文艺进万家”惠民志愿活动品牌建设,组织音乐、戏剧、舞蹈、曲艺等门类志愿者参与大型文艺惠民演出,每年赴锡山、滨湖、马山等地乡镇为基层群众演出。举办“三下乡”写春联活动、民间文艺进校园、摄影大讲堂公益讲座、锡剧名家讲堂等专业性的公益展览、展示、演出、培训活动,每年举办展演展示活动270场左右,满足群众对多元化艺术精神生活的需求。

2017年5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