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收藏本站

[文艺理论]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无锡文艺界>文艺之窗>文艺理论

在多元共生中鲜活生长

——2019—2020年度太湖文学奖获奖作品述评

2019—2020年度太湖文学奖评选在今年4月启动,共收到33位作家的33件作品,其中散文14部(篇)、小说9部(篇)、诗歌6部(组)、其他4件。参评作品的作者,涵盖了无锡老中青三代。所有参评作品经过初评和终评两轮评选,最终评选出10件获奖作品和5件提名奖。

10件获奖作品,分别是夏坚勇的长篇散文《庆历四年秋》、阮夕清的短篇小说《黄昏马戏团》、庞培的散文集《在光中看见了光》、王学芯的诗歌《路过老人院》、王顺法的长篇小说《苏南的雪》、里拉(金雪松)的诗歌《航速》、包松林的散文集《半岭松风》、孙嘉羚的诗歌《正午的人们》、乐心(冯乐心)的长篇小说《十八拍》、汤蕴瑾的散文集《最远的旅行》;5件提名奖分别是周晓慷的长篇小说《触碰》、刘晖的短篇小说《谁知道弗吉尼亚•伍尔芙》、黄小龙的散文集《表情》、缪文宗的中篇小说《女人花》、陶青的散文《山桃寒重亦能花——李寄与〈徐霞客游记〉》。另有高仲泰的纪实文学《荣毅仁的前半生》(2019年江苏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王学芯的诗集《迁变》(2020年第七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获荣誉奖。

作为连续性的区域综合文学奖,本届太湖文学奖比较全面反映了两年来无锡文学的发展与现状,不失为考察近年来无锡文学的平台。具体地说,这些获奖作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现实题材的深入掘进

关注、书写现实题材,反映当代的改革现状,近几年来在文学创作中日益受到重视,并且佳作频出。王顺法的长篇小说《苏南的雪》,讲述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以王子清为代表的宜兴农民企业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化陶瓷产业,成为经济建设排头兵的故事。王子清的创业历程,既是那个时代乡镇企业家一曲拼搏奋斗、开拓创新的时代赞歌,也是苏南县域经济跋山涉水、跨越坎坷、实现发展的生动缩影。《苏南的雪》是王顺法继《扬州在北》之后又一篇反映苏南乡镇企业家成长的力作。

随着社会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日益发达,并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电信行业工作的周晓慷,创作了长篇小说《触碰》。这是作者继《蓝蜻蜓》《虹》之后第三部以“我”为主角的长篇小说,打造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年轻人的创业舞台。缪文宗的中篇小说《女人花》同样是一篇现实题材的作品,描写了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棉纺织厂女工林美玉转行成为殡葬礼仪行业“哭七七”唱戏演员,生活情状娓娓道来,既悲痛也欣悦。

王学芯最近几年将诗歌创作聚焦于人们日益关注的养老问题。组诗《路过老人院》紧紧围绕老年人的生存状态、社会对老人的关爱以及难以避免的隔阂和困难,把真实时空中的老人院以及老人院内在的精神内核,全部呈现给读者,是一部当下较为少见的主题诗集。事实上,“现实”的内涵是丰富复杂的,不仅包括社会公共现实和政治现实,同时亦包括个人化的日常生活现实。孙嘉羚的诗歌《正午的人们》就把视角放在了城市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生活中隐秘的角落。她诗歌中的人物是丰富多元的,有落魄但不绝望的孤独者,有倔强而要强的失恋女青年,有失落却努力平和的空巢老人……刘晖的短篇小说《谁知道弗吉尼亚•伍尔芙》,从老师在课堂上的一次“谁知道弗吉尼亚•伍尔芙”提问引申开去,隐喻地指出了当前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历史溯源的文化自信

文学对于新时代的多层次多侧面表达,显示了作家们在现实把握上的深入思考与艺术掘进。与此同时,无锡文学还呈现出另一种面向历史、溯源传统时的高度的文化自信。

夏坚勇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佳作不断,屡获大奖,是无锡文坛的“常青藤”。他在2015年出版的宋史三部曲第一部《绍兴十二年》,得到文学界广泛赞誉,并获得了首届《钟山》文学奖、江苏省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时隔三年,夏坚勇推出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庆历四年秋》,该书以庆历新政为背景,着眼于描摹庆历年间的世态人情和生活肌理。夏坚勇是当今散文作家群体的突出代表,他的“历史大散文”代表了当今这一体裁创作的高水平。《庆历四年秋》延续了夏坚勇鲜明的个人创作特色,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艺术感染力。

历史有时并不距我们很远,有时就在刚刚过去的昨天。乐心的《十八拍》以万家长子万传能为主要人物,叙写了江南水乡郭、陆、孙、万四大家族在近百年间的风云故事。命运与时代,坚持与守望,诸多人物本色出场,人性中的柔光交织在沉实、灵性的文字中。作品中的东湖镇,以宜兴周铁镇为原型,戏剧性和画面感很强,是一部“漫长年代的记忆现场”,

今年9月,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播出了《徐霞客游记》,精彩演绎了“游圣”徐霞客的传奇人生。陶青刊登于《钟山》杂志的散文《山桃寒重亦能花——李寄与〈徐霞客游记〉》,从李寄独特的身世及其整理《徐霞客游记》的经历入手爬罗剔抉,又深入李寄当年隐居的花山等地现场踏勘,以散文的笔调,生动再现了明末清初的时代风云,揭示了李寄不仕不婚的心路历程,歌颂了他传承文化薪火的赤子之心。

 

乡村生活的诗性发现

《半岭松风》是包松林的第一部散文集,分为“水墨江南”“麦穗时节”“亲情潺潺”“山河烟岚”等七部分,收录了100多篇文章,是作者多年来个人情感、心灵、思想的交织互动及对日常生活的感知与品悟。譬如在《父亲的味道》中,作者试图以文字来表达对父亲养育之恩的感谢。在散文的广阔世界中,“父亲”这种亲情题材可谓比比皆是,要想出彩难上加难。但作者独辟蹊径,以“吃”入手,讲述父亲在艰难年代里历尽千辛万苦,找来各种“美味”,比如杂鱼汤、粽子、薄荷凉茶、擀面等,让年幼的作者黄口有食。“那些特殊的食物,不仅是味蕾的记忆,更是一种浓浓的怀念情愫”,从而成功地打动了读者,极易引起大家共鸣。

这样的写作尝试,在黄小龙的散文集《表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该书内容涵盖“乡土”“青春”“文学”“看见”四个部分,多篇文字以父亲、母亲、老师等亲友为对象,将他们平凡却又传奇的人生,用质朴的深情娓娓道来。作者在讲述他人或自己的成长经历的同时,展现了人们在时代变革下的坚韧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乡村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多元的。阮夕清的短篇小说《黄昏马戏团》描绘了乡村型生活的另一图景,直击人们的心灵。这是一篇有着极强寓意的讽刺小说。阮夕清选择了一位敏感少年“田鸡”为主要叙述视角,借以暗示自身的情感倾向。居民们围观马戏团的同时在内部互相观看,“田鸡”则分别观察着动物的温顺柔弱、小丑的可笑与可悲、看客的蛮横和麻木。仔细读过,读者可以体味到“田鸡”身上的单纯天真,又可隐隐触摸到“田鸡”背后作者的创作意图。这篇小说,发表于《上海文学》2020年第6期,并获第十二届《上海文学》奖。

这些作者笔下的乡村,是那个曾经哺育了我们每个人的,却再也回不去的故乡。乡土值得珍惜,它所蕴含的文化,终有一天会变成我们的精气神,变成推动这个时代发展的澎湃动力。

 

自然观照的浪漫情怀

汤蕴瑾的《最远的旅行》,按照传统划分是一部游记文集。对江南人来说有些陌生和神秘的西部,是全部文章的着力点。作者写西部壮阔的风光、奇特的地理地貌,写传奇的历史故事、地道好吃的美食,还有旅行中有趣的故事和对地域文化的感悟。游记散文最容易被写成景点的累积和记述,但作者的这些文字既是游记,带着读者走进西部现场,寻找无冕的最美景观,同时又不是游记,将生活的与心灵的这两种“本质”交织地呈现在一起。读者在阅读中既贴近了西部,又远离了西部,即渴望进入西部,又渴望离开西部,从而使西部成了一个象征、一个符号。这既是一部写给旅行的书籍,更是一部“在对山河风月的深情凝视中发现真实的自我生命”的作品。

人生就是那场“最远的旅行”,从身体到心灵。庞培的《在光中看见了光》,可以说也是一部游记文集。书中精选了他的几篇经典散文,《帕米尔花》《孤零零的黄山》《香格里拉心灵》《西藏的睡眠》等,是作者游览河山的所遇所见所闻所想。在多年的散文创作中,庞培一直在进行“冒险”的探索,跨文体写作手法的特点尤为鲜明。在这些散文中,他以多向度、多维度的构建方法,引入了诗歌、词条、歌词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从不同的层面将文本向纵深拓展。他在“梦呓”与现实之间自由切换,这种收放自如的功力,是一个成熟的散文作家难能可贵的品质。

“心有风景”的还有诗人里拉(金雪松)。他的组诗《航速》包含了《海上的神祇》《海上情诗》《航速》等9首诗。作为一名船舶设计人员,他需要随船试航远行。在海上的那一段时间,手机没有信号,在船上的人自然而然就会有一种孤寂感和漂泊感,在陆地生活的那种安稳感完全不见了。大海,成了唯一的风景,也成了他内心的信仰,这时候他就会用诗歌来表达。这就是他创作这组诗歌的灵感来源。

 

秋天代表收获,无锡文坛的大地上,留下饱满的果实。在题材上介入现实,叩问命运与时代;追寻历史脉胳,传承和守护文化基因;注重知性、哲理书写,在文体和语言上进行自觉探索……无锡文坛一直保持其强劲活力和良好发展态势,在多元共生中继续保持鲜活生长。

无锡文坛,今天值得骄傲,未来值得期待。(锡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