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收藏本站

[画派介绍]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无锡文艺界>太湖画派>画派介绍

太湖画派的历史发展和传承

吴宇华

今天的话题是关于无锡的文化建设,关于无锡的中国画发展前景。几年前本地的文艺界人士就在无锡政协会议上提交了成立“太湖画派”的提案,进而列入了“无锡市十二五规划”并在近期具体实施,作为无锡美术界的一员,我也做了一些相关思考。

从中国美术史的发展来看,“画派”这个概念出现得较晚,较早出现的是“式样”、“体格”和“法式”,比如唐、五代时期的“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和“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以及宋元之际完成的众多描法、皱法、点法。在中国画的基本规范完成之后,延续前辈名家的道路,体现一定地域特色风格的表现就成了后继画家们的自觉选择。于是明清之际的中国画坛出现了众多地方画派,范围涉及山水、花鸟、人物各门类,如我们熟知的“浙派”、“吴门画派”、“波臣派”、“云间派”、“新安派”、“金陵画派”、“扬州画派”、“娄东派”、“虞山派”、“常州画派”、“海上画派”等等,不一而足。

通常我们对画派的定义是:在特指的地域有一位或几位杰出画家领衔的有着共同或较为接近的审美理想的画家群体,他们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和之后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这样的条件下,画派名称常由后人归纳主要成员并冠以某某名称。有时这种归纳是交叉的,如“吴门画派”中的唐寅、仇英又被称作“院派”;有的是多名称的,如“南田派”就是“常州画派”,还被称为“写生正派”等等。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画派会有多个称谓,不同的称谓所指可以是同一个群体包括他们的表现风格。这里我想说的是,画派的名称是一个历史的存在,“名”固然要紧,但它的审美特质即精神特质和形式特质更为重要!这种特质才是构成一个画派主要面貌的内涵所在。

近现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中西方交流越来越频繁,时代的变迁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体现在绘画艺术方面,艺术评论、艺术批评和创作实践比之以往愈加兴旺。当某种主张、某种表现风格形成一个相对明确的所指和群体后,同时代人或画家们自己就会冠之以某某派或某某主义、某某群体的名称,以此凸显这一现象存在的价值或自身的艺术追求。比如上世纪早期的京派、海派,中后期的长安画派、新金陵画派、星星画派、新文人画派等等。所以说在当代中国经济大发展,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多样的这么一个时期,新的画派的提出和出现将是一个符合逻辑的趋势。

我们今天提出“太湖画派”这个“名”,有没有事实上与它相副的“实”呢?从历史来看,明显是有它的脉络可寻的,就是体现出江南这块地域的人文情怀,受太湖山水陶冶滋润的艺术思想和绘画风貌。自宋室南迁,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到江浙一带,太湖流域作为文化、经济的昌盛之地,出现了众多杰出的画家并且绵延不绝。可以说太湖周边众多的艺术群体都是受这一方水土滋养的……无锡在历史上一直是个县,但在绘画上出了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从“元四家”之一被称为“逸品之冠”的倪云林,明代的“写竹国手”王绂以及辞官徜徉太湖之滨的王问,清代的邹一桂、秦炳文、秦祖永到近现代的吴观岱、胡汀鹭、丁宝书、贺天健、钱瘦铁、钱松喦、诸健秋、秦古柳、顾坤伯、周怀民、董欣宾等等,都是依托于太湖的文化内涵在中国画领域卓有建树的代表性画家。包括年代久远一些,号称“六朝三杰”之一的顾恺之的绘画中那绵密飘举、精雅文致的气质,还有去世不久的吴冠中先生,他那独树一帜致力于“形式美”法则探索的绘画,都和太湖有着精神上的共通和关联。所以太湖确实是这方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画家的精神母体。

建立一个画派,曾是无锡前辈画家们的构想,但是由于种种因素而没有浮出水面。近年来,成立“太湖画派” 这一文化课题在无锡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组织领导和大力推动下,多方合力,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几代人的推举正在成为现实。无锡的艺术理论工作者和画家们在使命感的召唤下,做了很多扎实的基础研究,我也拜读了他们的理论构想和研究论文,如许墨林老先生的《合力打造“太湖画派”》,无锡博物院陈瑞农副院长的《“太湖画派”名实辨》、李亮之教授的《无锡美术百年沧桑》、陈东先生的《“太湖画派”的成因》等等。

关于“太湖画派”,我从以下方面谈谈我的思考:

一、对已往关于画派的定义在界定上拓展一些,即“太湖画派”并不仅是一个山水画流派,而是山水、花鸟、人物多门类并举。回顾明清之际众多流派的画家,并非只画一个门类的作品,有的画家是山水、花鸟、人物工写兼能,只是在某些题材上更擅长更有影响。无锡地区画家众多,各有所长,如果“太湖画派”广揽各门类优秀画家,将会更好地发挥画家们的群体作用。

二、艺术家的思想、思考方式、形式语言表达都会受到地域的影响。如前所述,太湖是这方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画家的精神母体,太湖流域的自然环境有着江南特有的地域特点,它大气而秀雅、外柔而内刚,与其它地方尤其是北方地域环境有着较大的不同。所以,在第一点界定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确立一个指导思想,就是画家们在作品审美内涵上对于太湖山水的文化精神要有自觉的追求。这种追求应当是多角度、有个性、重个人体悟的。我认为这样才能确立一个画派的基调,并在此基础上各擅胜场,形成良好的艺术生态。

三、综观无锡前辈名家艺术上的成就,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在笔墨语言上师承文人画,在意境、风格表现上有高格调的追求,最为重要的是在艺术思想和实践上深具创新求变精神,并非一味蹈袭前人,这一点是筑基于他们开阔的艺术眼光、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扎实的笔墨语言基本功上的。这样的优秀传统,是无锡当代画家们应该学习并继承的衣钵。一个流派、一个群体的艺术创作如果风格陈陈相因,不注重与时代同步进而引领风气,那它也就面临“下课”了。翻阅美术史,这样的例子有不少。这是一个不断追求更高文化能力的问题,应该引起本地画家足够的重视。

我认为今天我们提出“太湖画派”这个名称,目标是在于无锡当下的文化艺术建设。无锡的绘画艺术有着悠久、丰硕和高品位的传统,我们不妨提出这样一个构想,即沿着前辈创建的艺术道路,大力促进艺术思想的活跃,以前辈大师为榜样,在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上下功夫,在实践上持之以恒,形成一个志同道合,有共同追求的画家群体,不断开展相关的艺术活动,为中国和无锡地区的文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